一、禽流感预防措施
1、别去疫区旅游旅游者应当避免去暴发禽流感的地区。因为目前仍未找到禽流感的病毒源,也不知病毒的真正传播途径以及会否由禽畜传给人类,或者再由人传人。
2、别与活禽接触如果必须要到禽流感流行的地区,那么必须牢记:禽畜粪便很可能是禽流感传播的途径之一,接触禽畜后切记要用洗手液及清水彻底洗净双手;人们特别是儿童,应避免与活禽接触。
3、重视疾病预防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,多休息,避免过度疲劳;发现疫情时,应尽量避免与禽类接触,在厨房中将生熟分开,不吃生食物或半熟食物,尤其是不熟的动物血液制品,对鸡肉、鸡蛋等食物应彻底煮熟;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如有空调设备,应经常清洗隔尘网,尽量少去空气不流通的场所;注意个人卫生,用正确的方法洗手;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;对室内家具保持清洁,避免使用难以清理的地毯。
4、重视高温杀毒此外,禽流感病毒对乙醚、氯仿、丙酮等有机溶剂,高温及紫外线均很敏感。在56℃时加热30分钟,60℃时加热10分钟,70℃时加热数分钟,阳光直射40到48小时以及使用常用消毒药均可杀死禽流感病毒。
5.最有效灭杀禽流感流感的武器是什么?
禽流感病毒在温度22℃时或在水中存活时间较长,在4℃能保存数月,在中性和弱碱性环境中能保持致病性。它对紫外线非常敏感,照射40至48小时可灭活,日光直接照射下容易灭活。对热、酸和有机溶剂的抵抗力弱,常用消毒剂如甲醛溶液、稀酸、漂白粉、碘剂、脂溶剂等能迅速破坏其致病力。但疫区禽类必须按防疫法扑杀、深埋,不得食用。
二、人感染禽流感后临床症状
潜伏期7天以内。成人和儿童均可感染发病,无性别差异。起病急,早期与流感相似,初起发热,体温一般在39℃以上,持续1至7天,伴有流涕、咳嗽、咽痛、全身酸痛、结膜炎等。部分病人有恶心、腹痛、腹泻等消化道症状。稍后约半数病例出现肺部感染,X线检查显示单侧或双侧肺部实质炎性改变,部分伴有胸腔积液。大多数轻症病例预后良好。少数患者病情进展迅速,肺炎进行性发展,导致呼吸窘迫综合征、肺出血、呼吸衰竭、心功能衰竭及肾功能衰竭、感染性休克及雷耶综合征、全血细胞减少等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。发病至死亡的平均时间为16天。患者病情恶化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较大,治疗开始较晚,出现合并症如肺炎、白细胞降低和淋巴细胞减少等。
禽流感病人的治疗与普通流感病人的治疗相同。患者应尽早休息和住院治疗,多饮水,高热时给予解热镇痛药物。儿童避免使用阿司匹林,以防发生Reye综合征。
三、人感染禽流感的传播途径
1.禽流感的传染源有哪些?
禽流感传染源主要是病禽或带毒禽类,不同日龄、品种和性别的鸡群均可感染发病,但以产蛋鸡群多发。病毒污染的羽毛和粪便是重要传染物,其病毒含量高而且存活时间长,在干燥尘埃中可存活两周。特别是在凉爽和潮湿的条件下存活时间更长,在冰冻的肉和骨髓中存活时间分别长达287天和303天。这样长的存活期增加了商品家禽群在暴发流行后再感染的机会,并增加了野生飞禽接触和长距离传播病毒的机会。
2.禽流感通过什么途径传染给人?
禽流感主要通过空气传播,亦可经过消化道和皮肤伤口而感染。病毒随病禽分泌物、排泄物及尸体的血液、器官组织、饮水和环境以及衣物、种蛋等传播,造成空气污染和环境污染。从感染鸡的气道和生殖腔分离出病毒,说明通过气溶胶或粪便也可传播病毒。
3.谁是禽流感的高危人群?禽流感在什么季节易发?
人群普遍易感禽流感,青少年为高危人群。禽流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,但冬、春季节多暴发流行。夏季发病较少,多呈散发,症状也较轻。
四、防控人禽流感感染要做到:
1、尽可能减少接触,特别是少年儿童与禽、鸟类的不必要接触,尤其是与病、死禽类的接触;
2、因职业关系必须接触者,工作期间应戴口罩、穿工作服;
3、公众要增强自防自控意识,改变不良生活习惯,注意家庭和个人卫生,勤洗手,注意室内外通风,加强体育锻炼,不过度疲劳,增强机体抵抗力;
4、不接触带病或病死禽类;
5、饮食方面注意将生熟刀具和刀板分开,食品存放时也要生熟分开,少吃生食物或半熟食物;
6、当出现发热、畏寒等异常症状时要及时就医;
7、对密切接触者必要时可试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或按中医辨证防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