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勤保障部召开2025年4月校园食品安全调度会
2025年4月21日下午在弘瞻楼201会议室召开校园食品安全调度会,聚焦夏季高温期风险防控,总结整改成效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。党委常委、副校长王枝胜,后勤保障部部长段金狮、后勤保障部副部长郝瑞生出席会议,饮食中心负责人、各餐饮企业负责人、食品安全总监及安全员参会,会议由郝瑞生主持。
一、整改落实见实效:全链条强化风险防控
会上,各餐饮企业负责人逐一汇报近期整改情况。针对春季学期排查发现的问题,已完成重点整改:在食材供应与存储方面,重新梳理21家核心供应商资质,库房管理人员严格执行索票索证制度,开学前完成各台冷藏设备检修校准,确保温控精度达±1℃;食堂环境卫生持续强化,采用“三餐三清洁”机制,餐具消毒实现“一刮二洗三冲四消毒五保洁”全流程记录;人员管理方面,确保所有从业人员全部持有效健康证上岗,查处无证上岗案例并整改。
安防升级与设施完善同步推进:所有餐厅后厨从业人员戴口罩、规范操作;更新冷链设备,确保冷藏温度稳定;规范食品标签管理。
二、运行管理再优化:多维度筑牢安全防线
全面梳理近期校园餐厅运行情况,聚焦食品安全,从食材采购、溯源管理、人员培训、监督检查多维度发力,开展多轮专项检查,针对原料采购、加工操作等关键环节建立“问题-整改-复查”闭环机制。便民服务方面,各餐厅新增微波炉,开展市场调研对标原材料价格,“微后勤”平台上发布“校园美食地图”推文;开展春季学期满意度调查,师生对菜品丰富度、价格透明度的认可度不断提升。
三、经营秩序严整治:九项举措压实责任
郝瑞生就经营秩序专项整治作出部署,明确四类重点打击行为:一是私自采购食材,“集中采购为主、零星采购备案”;二是个人二维码收款问题,要求所有档口统一收银系统;三是从业人员不规范操作,实行“首次警告、二次停工”;四是违规售卖凉菜、隔夜菜。
结合夏季食品安全特点,郝瑞生提出九项提升措施:一是全面落实三防设施建设,月底前完成所有备餐区防蝇灯、防尘罩安装;二是完善标签管理,实行食材“双标签”(入库+加工)制度;三是加强留样管理,确保每批次食品留样量不低于125g、保存时间达48小时;四是规范流程管理,制定从采购到上桌的全流程操作规范;五是持续加强卫生监管,重点解决餐具洗消不彻底问题;六是完善食品安全应急预案,每季度开展1次应急演练;七是加强食品安全卫生教育,拟下月邀请专家开展专题培训;八是强化食材检验检测,实现肉类、蔬菜等重点品类每周抽检;九是建立食品安全问题整改三清单(问题清单、整改清单、责任清单),实行销号管理。
四、形势研判明方向:精准应对夏季风险
段金狮结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春季检查结果及周排查情况,深入分析当前食品安全形势。他指出,随着气温升高,原材料腐化变质风险显著加大,部分餐饮企业仍存在三大突出问题:一是设施设备不达标,有些备餐区三防设施未按标准配备,冷藏设备温控偏差超标;二是操作规范执行不严,部分从业人员未落实生熟分开要求,留样重量不足125g问题反复出现;三是责任意识淡薄,个别企业负责人对晨检记录造假、索证索票不全等问题整改敷衍。
针对上述问题,段金狮提出“三强化”整改要求:一是强化思想认识,组织全员学习《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》,开展“食品安全事故模拟推演”;二是强化过程管理,建立“原料采购-加工操作-成品供应”全流程追溯体系,实行食品添加剂“五专”管理;三是强化监督检查,每周开展“四不两直”突击检查,对整改不力的企业启动约谈机制。
五、顶层设计促长效:构建共治共享新格局
王枝胜在总结讲话中强调,食品安全是关系师生健康的“生命线”,必须以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感抓细抓实。他提出四点要求:一是深化学生参与,扩大伙管会学生代表比例,定期组织后厨开放日活动;二是坚持问题导向,完善食品安全问题整改三清单,对市局检查反馈的各项问题限期整改到位。
王枝胜特别指出,要注重细节管控:要求所有餐厅在5月1日前更换高度不低于60cm的不锈钢挡鼠板,对排风扇加装16目防虫筛网。他强调,后勤保障部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整改,通过“小切口”推动“大提升”,切实将食品安全工作成效转化为师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。
六、结语:以严实举措守护舌尖安全
本次会议既是对春季学期食品安全工作的“回头看”,也是夏季专项整治的“发令枪”。下一步,吕梁学院将聚焦“制度落实、隐患排查、责任追究”三大核心,开展为期三个月的“食安护夏”行动,通过“企业自查+部门联查+师生督查”多维联动,确保夏季高温时段食品安全零事故。学校将持续完善“政府监管、学校主责、企业自律、师生参与”的共治格局,以“最严谨的标准、最严格的监管、最严厉的处罚、最严肃的问责”,为师生筑牢食品安全防护网。
